设为首页  | 加入收藏
 
Drop Down Menu
行业动态
 
   行业动态
消失了的搭脚石——行旅笔记连载 作者:王起明

 

    都知道武安是个十年九旱的苦寒地方,很少有人知道数十年前,武安西部山区其实并不旱。因为在太行山莽莽苍苍的万山丛中,就隐藏着众多山泉和小溪。


      那些山泉,像仙女撒下的一面面镜子,藏在山洼深处或断崖下,不仅水质好,凌冽甘甜,为“山里人”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产生活用水,还是那些牧羊人放牛汉唱着山歌赶着牲畜群经常光顾的地方。


      数不清的条条溪流,或波光涟漪,或流水潺潺,形成一个个丰姿多彩的小水潭,成为镶嵌在大山里的一串串美丽项链;或只是羞羞答答地涓涓细流,在山沟里拉成弯弯曲曲的绿色丝线,使沟底陡然长出一条茅草箭头,仿佛在特意为人们指示她的芳踪;或遮遮掩掩,若有似无,游走在大树下、小坑里,悄悄消失在漫漫草丛中。


      众多千姿百态的小溪,都会流向被“山里人”称之为老河的主河道,汇聚成母亲河洺河。武安的母亲河,在境内“三明三暗”地梳妆打扮一番,然后坦然走出莽莽丛山,奔向远方。


      山里人自小受老一辈修桥补路“行善事,修美德”的传统教育,心底深藏改变现实追求美好的潜意识。也可能是这些山川河流绿色旷野磨掉了人性内的多余“火气”,人们出行或劳作,尽管走的是崎岖不平荆棘丛生的羊肠小道,但从不抱怨,绝不幻想。遇到难走之处,或短暂小憩之处,但凡有些许闲暇时间,总要顺手清理清理那些遮断路面的杂草,修修脚下的小路,随手找一些石板片垫上。走到那些大大小小小的溪流旁,总要安放些便利人们行走的各种样式的搭脚石。久而久之。那些游走山垴间的羊肠小道,就逐渐变成一条条碎石板路在山间草丛时隐时现。横跨条条小溪的地方,就有了一串串由各色石头组成的搭脚石,像珍珠项链把两边小路不经意间牵在一起。


      现在,那些不知多少代人耗费了多少心血才开拓出的土地,除方便耕种的极少部分,大都荒废了。这些被遗弃的土地又重新回归了大自然,只留下了一些难以辨识的痕迹。地荒废了,当年为了耕作修垫的小路,也就在水冲风蚀杂草掩埋中不知所终了。


      众多山间小溪,在经历多年的干旱之后,大多变成杂草丛生乱石纵横的干涸河沟。没了溪流的阻隔,地面已然到处是“路”,还要搭脚石何用?原来必不可少的搭脚石也杳如黄鹤。


      村前的老河,几十年前几乎年年都有山洪爆发。波涛滚滚的河水裹挟着泥沙卵石,发出低沉的吼叫,把建在河道里的公路拦腰冲毁。山里山外每年都有几个月交通断绝,所以每年冬季,沿途各村都要动员村民背着干粮顶着风沙去修路。除了修路,这些村民往往会仗着人多在公路一侧河道水急水深之处,安放一些用大块石头铺就的搭脚石,方便行人过河。


      近年来,虽然年年喊防汛,但“七上八下”的雨季少雨没雨已是常态,洪水也久违了。


      以前,一个星期的滔滔洪水,就能灌满七千多万立方的京娘湖水库。洪水自大坝溢流处,飞流而下,形成极为壮观的大瀑布。现在,上游主河道基本形不成河流,甚至河道中那些稍加平整的农耕之路,连续几年都安然无恙。河道有名无实,只有黄沙漫漫乱石滚滚的“道”,却没了本应行走的“河”。


      老家后面原来有一个小自然村,住着十几户人家。那里是村子的水源地,河滩里到处长满了高大的杨柳,随便找处地方,几锨下去,清清凉凉的泉水就汩汩而出。现在那里人走房塌,原来布满水草的河滩,现在乱石滚滚,满目凄凉,几乎寸草不生。据说,数百年来,从不缺水,祖祖辈辈老少爷们从没把水当回事的老家,在旱季也居然破天荒地要提倡“节水”了,也开始在为无水可吃而担心。


      经过多年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,山上的植被明显得到恢复,人工树林也算小有规模。但气温升高加剧,水源枯竭的现象不仅没减缓,反而日益严重,这究竟是怎么了?


      令人担心的是,现在人们极重视蓝天,却很少关注绿水。只盯着pm2.5,对连续几年雨季水库蓄不满,河道不流水,似乎并没引起相应关注,更莫谈积极寻找解决措施了。


       都说水是生命之源,如果连生命之源都没有了,生命还会存在吗?


       我思念当年的眼眼山泉和条条小溪,想念那些形形色色的搭脚石。

 

  版权所有: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炉分会热载体加热技术委员会

  秘书处单位:武安市宏泰机械泵业有限公司  邮编:056300

  秘书处地址:河北省武安市曹公泉工业园区1585号

  电话:0310-5652567   传真:0310-5660714    E-mail:lhbjxj@163.com